盘山原名叫四里岗,距县城东南8里许。清朝乾隆年间,知县张坊等文人雅士到这里敬香踏青,见山势如龙蟠吐珠,起名盘山。山坳如盆,水草丰茂,并有一小泉流泻。唐时建有一寺,俗称盆儿寺,植松种槐。到明宣德二年(1427年)盆儿寺建筑仅存在石幢。是年,重建释迦殿等,敕赐显化寺。后来又凿石洞二窟,名为大小石窟。在明宏治、嘉靖、万历年间,清代的乾隆、道光年间又有维修。光绪年间增建神仙洞。至此,形成座北向南、从高向低
新平堡是山西也是天镇县最北端,东与河北、西和北与内蒙古两省(区)交界,人们所说的“鸡鸣听三省”之地。明长城纵贯于堡城西面和北面,为明代宣化、大同两镇的咽喉要地,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兵马经常南下侵扰争战之地。因此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修筑了土堡,派兵驻守。为新平路驻地。新平堡于明嘉靖三十年(1551年)三月,开设马市,和北方蒙古族游牧部落鞑靼进行茶马布匹等交易,但当年十一月就停止了。在隆庆四年
历史上,天镇所辖地域一直是汉民族与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相融相争的地方。长城,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,为边防安定,开发屯田,保护通讯、商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,在天镇北川还有汉长城、北魏长城遗址,规模较小,墙体不存,仅留残迹和基础。现存比较完整的是这些明代的外长城。我县境内明长城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,全长68.55公里,现存完整墙体的有32.35公里。墙体多为土筑,山岭地段土石并筑,多依山势而定,
黑龙寺山林是根据黑龙寺庙而得名的。整个山林距县城20多公里,由黑龙寺林场管护。林场场部林区在黑龙背山上一至六沟,占山地面积36310亩。“黑龙背”山是俗称,实际是天镇第二峰溜冰台主峰北麓。清末民国初,天然桦林长满一至六沟,由于是自然官林,多次被周围群众砍伐,仅民国年间就有两次。但桦林一次又一次地再生,有白桦、红桦、山杨、山柳、山杏、小叶杨、青杨、山榆等。植被灌木有胡枝子、虎榛子、山刺玫、紫丁香、黄
“黑龙背”山主峰是溜冰台,海拔2074米,是天镇仅次于韭菜圪瘩峰的第二高峰,也是熊耳山脉西走中的一个高峰。其南麓高山草甸植被茵绿如毯,山桦、山杨、山柳丛生沟壑。尤其解放后,县林场又陆续在坡上栽植油松、落叶松,更显得四季苍翠如一,不同寻常。就在这基础上,兀然拔地联袂而起二柱石峰。南北并峙,远远望去,一柱擎天,嵬然独立丛峰之外。冬天,其上白雪皑皑,银柱耀日;夏日云缠雾绕若飘若游。登其巅,放眼四顾,群峰
沙梁坡汉墓群,有汉墓41冢,原来是我县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,2006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。汉墓群在县城南5公里沙梁坡上,俗称谎粮堆。1973年洪水冲出一冢,为东汉墓,有草叶纹铜镜等。1989年修筑国防公路天(镇)走(马驿)路,途经挖掘三冢,**一冢为东汉郡守级官职墓葬。出土剑、六博等文物,都归入雁北文管所。东汉礼制,官职品位越高,封冢越高大。如此集中这么多封冢,是汉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
保平堡是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修筑,周长一里七分。城墙高3.6丈。筑有东门。东门高5米,宽3米,进深11米,砖券门洞,门有石额“镇云”。此堡堡址海拔1255米,占地41亩。这个堡是嘉靖年间修筑长城,又修筑和长城相配合的五堡(新平堡、桦门堡、保平堡、平远堡、平定堡)之一,西面距长城1公里,南面和桦门堡、北面和新平堡相呼应,当时属大同镇新平路直属戍堡之一。据明万历《三云筹俎考》记载时驻有“守备、
慈云寺是天镇县现存边塞历史文化文物的典型,以其历史久远,规模宏大而著称,于1957年山西省政府审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2006年5月晋升为***文物保护单位。慈云寺始建于唐代,由县志记载,贞元年间(785—805)筑天成军城池。“军”唐朝为军事单位。城池是军事要素设施之一。一般讲,先筑城池,后修寺庙。慈云寺建筑在贞元之后,那时叫法华寺,到辽开泰八年(1019年)重新修葺。到明朝中的宣德
天镇县地处晋、冀、蒙三省交界处,东邻河北怀安县,北楔内蒙古的兴和县,南接河北省阳原县,西与本省阳高县相连。素有“鸡鸣一声闻三省”之称。属“边隅之要害”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,战略位置十分重要。天镇境内遗存有三个时代的长城:①汉长城遗址,位于平远堡与怀安县西洋河交界处,南北走向,长约7.664公里,高5—7米,宽4—6米。②北魏长城遗址,从新平尔经大营盘到平远堡村北,位于明代长城南侧,呈东
天镇县地处晋、冀、蒙三省区交界处,境内山川秀丽,文物古迹众多,有不可移动文物388处。其中***文物2处,省级文物3处,市、县级文物32处。此外,还有洋河湿地、黑龙寺林场、东沙河唐杏采摘园、温泉、传统古村落、美丽乡村等众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,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。主要有以下旅游观光景区:
新平堡镇,一个文化历史悠久、塞外风情浓郁的古镇。千百年来,北方少数民族匈奴、契丹等与汉族在这片土地上混居生活,造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从斗争走向融洽的历史,形成了以军事文化、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色,培育了浓郁的塞外风情和独特的边塞民族文化。新平堡镇因军而显,却因商而盛,曾有“茶马古道”的称谓。是晋冀蒙三省(区)交界的商贸通达之地,发达的商贸业曾经是它最骄傲的历史。现在,新平堡镇的北街
双成桥是清朝康熙年间,建筑在大桥村东、西二座桥的总称,座落在宣化府至大同府的官道上。这条官道明朝是北防抵御蒙古部落南下的九边重镇中大同府、宣化府运送物资、传递信息的主要通道,也是明王朝北方游牧部落开展茶马布匹等边境贸易的主要渠道之一。清朝是京城通往北方甚至是俄国的通道之一,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这两座桥,尤其西桥,由于沟道是从南山而来,沟长洪水大,多有冲毁。毁而筑,筑而再毁再筑。到道光九年(1829年
马总兵,名芳,字德馨,蔚州人。据《明史•列传第九十九•马芳》中记载,他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迁蓟镇副总兵,不久任宣化镇总兵。病故于明万历九年(1581年)。马芳十岁时,被蒙古游牧俺答部落俘掠到北方,放牧牲畜。嘉靖年间周尚文为大同镇总兵时逃回,当了明朝大同镇守军中的队长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年),调到新平路新平堡。在野马川、泥河(天镇西门外小河古称泥河)等参战中,立功,逐步迁升为指挥佥事。
该遗址位于天镇县东南45公里的南高崖乡台家坪、水冲口一带。1979年山西省217地质队野外作业时发现,1981年7月、1982年8月,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及地、县考古人员考察发掘。化石群地质年代为更新统早期(即100万至300万年以前)。共发现18处,初步鉴定为8个目、32种。分别有鸟纲:安氏鸵鸟。食虫目:白刺猬。兔形目:翁氏野兔、复鼠(左女旁右鼠字)兔。啮齿目:
该遗址位于天镇县南20公里贾家屯乡楼子疃村东南梁。遗址北靠“寺沟”,西南面有一条季节性河流。遗址分布在高出干河床30米的台地上。1980年发现,1982年经考古工作者调查,发现石器材料84件,陶片7件,其中细绳纹夹砂红陶、泥质灰陶2件,粗绳纹夹砂碣陶、泥质灰陶3件,素面细泥红陶2件。石核、石片、石器计有蛋白石36件,火石33件,凝灰岩6件,玛瑙5件,脉石英3件,砂岩1件。经鉴定,属新石器时代末期(
李二口长城位于天镇县城北11公里,形状似一个“y”字,主线沿二郎山扶摇直上,墙体连贯,高大厚重,气势雄伟,令人震撼,可谓是“国之干城”,修筑质量之高在山西首屈一指。李二口长城并非传说中“喝了一口水,错修四十里”的错修长城,其实是明代防御政策调整的反映。李二口长城脚下春季杏花白,秋季杏叶红,与长城相映成趣。李二口全力打造古长城文旅开发**村,如今旧貌换新颜,成为休闲、娱乐、餐饮一体化网红打卡地。
新平堡位于晋、冀、内蒙古交界处,所谓鸡鸣听三省,历来为“边疆极冲之地”。新平堡为明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一,担当两个重任:一是把守河关,不使蒙古骑兵沿西洋河谷冲进来;二是管理与蒙古通商的马市。天镇有十一个城堡,新平堡镇就占了四个,即新平堡、保平堡、桦门堡、平远堡,学界称“新平四堡”。新平堡“因军而起,因商而盛”。千百年来,汉族与少数民族在这里从争斗走向融合,和平相守,一条路连通晋、冀、内蒙古三省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