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曲黄河灯(阵)用三百六十五根1米高、20厘米粗的木桩按路线图摆布。每个桩上放置瓷碗,碗内置灯油,外面罩着五色彩纸。场地中间,立一老杆,高两丈有余。灯阵四角有斗,每当夜幕降临,掌灯执事点亮灯阵灯影摇曳,异彩纷呈,村民们手牵手游走在灯阵里,边笑边绕,以最快转出灯阵者为**。
相传,九曲黄河灯(阵)起源于公元前1000多年武王伐纣时出现的奇阵,以九九连环,扣九宫八卦,曲曲无直暗藏生死循环,识得此阵者,得活门而出。不识此阵,被困于阵中动弹不得,因其外观与黄河九曲十八弯相近,故名九曲黄河灯(阵)。明中叶,黄河沿边的一些城镇开始兴起,每逢节日或重要集会摆灯(阵),闹红火。各地组织人力、物力,在空旷的场地栽杆立灯,装饰彩旗同时赋予灯阵各种吉祥含义,与其他民间文艺活动一起,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社火表演。按民间的说法,新春转一圈九曲黄河灯(阵),能保佑这一年顺风顺水,身体健康,家庭和美,事业发达。
明代已有灯(阵)的文字记载。《帝京景物略·春场》记载:“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,周悬杂灯,地广二亩,门径曲黠,藏三四里,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,曰黄河九曲灯。”到清代,相关记载更多。《米脂县志》记载:“十五日元宵,灯市遍张灯火花炮……四、五、六三日,阖邑僧众于十字街作斋蘸关城外,以高粱秆圈作灯市,娓曲回环,游者如云,俗名转九曲。”《延庆县志》记载:“上元张灯三夜,或作九曲黄河灯,共灯三百六十盏。”《宣化府志》记载:“上元张灯,设放花炬,村庄城市多立竹木,制黄河九曲灯,男女竞赛夜游名为‘走百病’。”当地人称,九曲黄河灯(阵)最早出现在清末。
据老人回忆,以前正月十五扎灯阵,要提前一个月做准备,除灯油、木柱、老杆、瓷碗外,还有一样重要的物资:火药。它是转灯至高潮时的必用之物。灯阵外廓为正方形,外观似旧时堡城,有一阵门。门分列进出,转灯者入内,只能单向进出,不得走回头路。转灯开始,人们从阵口进入,沿着灯柱围出的通道游走。这些通道看似连贯顺畅,实则常有T型L型“陷阱”阻隔,必须小心分辨。灯影中,常有人被迷惑以至走错路线,不得不重头再来。不过,村民和远道而来的游人并不介意偶尔的“失误”,他们享受找寻正确线路时的快乐,场内场外笑声一片。待转灯到最后时节,由精壮后生点燃四个斗里的“起火”。起火与今天烟花中的“窜天猴”类似,中间为药柱,柱两边装有翅膀,尾部有引线。点着后,起火顺着与老杆相联的绳索,在火药的推动下,自下而上快速窜上老杆顶部。点燃早已放置在里面的鞭炮烟花。刹那间,老杆顶部鞭炮齐鸣,烟花四射全场雷动。随后,家家户户会把瓷灯碗拿回去,象征着收获了福、禄、寿、喜、富、安、康、祥、顺等好彩头。像这样的场面,在晋北诸地从未见过。因此,有学者认为这是明代军堡攻防战的遗痕,特别是最后收尾的“起火”,颇有攻城夺地的架式。此外,天镇九曲黄河灯旧有“四斗一座城”的说法。四斗指放在灯(阵)四角处的容器,类比城堡的四个角台,各自守护东西南北堡墙,发挥左右夹击的作用。灯(阵)中出现角台,“城”的概念十分突出,而非一个迷阵可以解释。这样的造型在同类的九曲黄河灯(阵)中罕见。此外,以火药助兴,更是带有浓厚的边关军事色彩。
|